2012年12月30日 星期日

繼續教育。

這篇文章的產生很突然,
在「質」的方面未免也輕了些
但是卻也很沉重--在情感上
還有,在「量」上。
(這篇比較著重在情緒上的抒發和期許
因此歸類於心情隨筆,寫作基調也是主觀式
而非絕對客觀之論述。)

想寫這篇文章,起因於今日去看展之心得。
我們為何看展?為何推廣看展覽?
不是要附庸風雅
而是去學習或是去親眼見一些,
在學校見不到的
或者說是那些我們以為自己「見到」卻未親臨的。
以前我一向不喜歡學校出「參觀心得」這類的作業
當把參展變成一種虛應故事,那麼學習的點在哪裡?

在學理上我們將博物館視為社會教育的一環,
台灣許多博物館的票價嚴格說來算是十分便宜
在推廣方面可說是不遺餘力---
雖然變得跟誠品一樣,進去的人未必是閱讀、看館藏
但是也未嘗不是一種起始。
然而今天我去看展回來
我想,台灣的展覽教育,並沒有進步,
其實以往我也習慣了
只是距離上次看展有段時間,以致於今日格外感傷。
美國教育學家Dewey曾說:
「教育的目的在於使人能夠繼續教育自己。 」
如何繼續教育自己?
這就有賴社會教育等文化刺激了。
「繼續教育」代表一種學習的積極和主動
渴望學習,渴望得到更多。
因此我們認為教育是文化的一環,
文化,也是教育的一環。
我們在教育中輸入文化思想
(不得不說文化統治比起武力鎮壓更具渲染力啊!)
而教育本身也是刺激我們學習,建立文化


前引洋洋灑灑說了一堆,
莫過於在安慰自己以為
「從一處展覽的水平和態度,可以看出一地文化水平」
乃是一件合理而無偏頗的事實
(雖然其實也是有點偏激...ˊ_>ˋ)





其實看展最大的問題是:
一、我們到底要看什麼?
二、我們到底為何而看?


比方說畫展也者,有些太「現代」的個人就不會去看
即便展出作品的作者非常有名氣亦然。
為什麼?
其實原因很簡單也挺羞恥的,
就是我「看不懂」。
什麼叫做看不懂?一來,我沒有興趣
二來,看到那個畫面我無法去欣賞他的手法和技巧
無法了解他的創作意涵等,
也因此,我無法去「感受」這些作品。
如果只能依賴解說牌或是語音導覽,
而我自己沒有「感覺」,就無法體會解說中的那些意涵
然後看完展覽還得不懂裝懂的說:「嗯,這展不錯」
或是自命清高的說:「我看也不過爾爾」


回過頭來說到我剛剛提到的兩個問題,
我們到底要看什麼?我們到底為何而看?

這又得回到我前面落落長的一段引言。
為何而看?為了繼續教育自己
為了讓教育不只在學校課堂裡
為了去看看那些不一樣的世界,去冒險 去學習
--又或者說,學習,本來就是一連串懷疑和冒險的過程
那我們看些什麼?
或許是看前人為什麼這麼想、這麼做
或許是看歷史的軌跡,或許是看....
我想最主要的就是從中去反思
就如同古希臘人看到這個世界如是
會去思考為什麼這個世界是這個樣子
Philosophy,原意就是「愛好智慧」
哲學的根本,就是愛好智慧,因此去尋求真理
中間最重要的莫過於思考,
然後興起效學之心,想要越來越接近那個「真理」。
觀察、提問、解決問題、活化與內化
哲學也好、科學也好,都是從這樣的反思歷程開始的
所以我們看些什麼?我們看到前人思考的歷程
然後,換我們接手思考--
即便我們思考的並非相同領域和面向。

思考這種事情,是需要空間,是種留白。

再回過頭來,這篇文剛開始有提到「今天展覽」
於是就回過來「今天展覽」這邊吧。
為什麼我會這麼感慨?
從一進展區開始,到出來,
大概無一處無人拍照
筆者也著實驚嘆於現代女性(明明自己也是女生XD)
在人潮洶湧之處
找到一個完美角落伸手拿手機嘟嘴自拍之絕佳技巧
就連在禁止拍照、攝影的區域依舊能穩健的取出相機
全區禁止閃光燈的情況之下依舊有機會
被路人甲的相機和你交會時互放的光亮所驚嚇

由於展覽性質本身的問題,
展品可以觸摸自然也可以近距離觀賞
但是...觸摸不等同於拍打
筆者的心臟都快被給拍出來了
至於整個人趴在維納斯女神雕像基座旁
只能說是對於徜徉在藝術中有莫大的渴望吧。
所以在展覽途中忽略紅龍也不以為奇啊!


至於策展本身....
其實我不大贊成在狹長走道上兩側都有展品
然後畫作名稱沒有標示在畫作附近...
關於這點,據我所知是因為
種田大師希望讓孩子們先去看、去欣賞
而不是去記這些畫的「意義」
不過我想由於展覽本身形式和目的特殊
因此也是無可避免,然而既然如此
其動線之規劃就更為重要。
在走道兩側都有展品的情況下,
展場人員要求大家「讓出個走道」實在有趣。

話說紀念品區的紀念品還真是... Déjà vu


曾有機會親臨法國羅浮宮
個人看展的重點就不會是看「羅浮宮」
從展品的安排到展品本身,
都無法有親臨羅浮宮的空間和震撼感
--但是這本來就不是這個展覽的主旨!
這個展覽是給孩子一個藝術的種子
也是讓我們從另一種角度和是也去看待藝術。
也在小孩的仰視和大人的俯視之間取得交集。
藝術本身就是一種要由各種角度、各種視野去評賞的「感覺」
然而無論如何,複製品都是無法替代真品的感受
這就是為何在美術教科書上看到維納斯女神的雕像不過「喔~」
但是當到現場看到那紋理,看到光打在雕像上
真的能感受到自己渺小到只能膜拜,只能讚嘆
在那剎那,連拿相機拍下來都想不到,只能驚嘆,
那剎那能成為終生的記憶。
然而聽到有人告訴孩子:「這就是羅浮宮」
那未來要怎麼告訴這些孩子,羅浮宮美在哪呢?
「小小羅浮宮展」不是要copy「羅浮宮」
畢竟羅浮宮的館藏真的是精彩豐富到一天根本逛不完
(至少感覺上!)
而是將那種流動饗宴的感動用縮小的方式去看
用另外一種角度--孩童的角度去看
小小羅浮宮,我想,似乎有那麼一點雙關在
把羅浮宮袖珍,也把視角移到小孩的角度,
是把偉大埋在小孩的腦中,期待他們有天能夠濃縮還原。

無奈礙於動線、流量等問題
這樣的美意其實是有點被剝奪的。
無法有足夠的時間去「感覺」
我了解今日在動線等方面的影響,
有一大部分取決於「假日」這個展覽魔咒
然而為什麼「假日」會變成展覽魔咒?
為什麼遇到人潮洶湧我們的展覽品質就變了調?
我們就必須接受對於展覽物的不尊重和喧鬧?
我想主要原因有兩個層面。
一、流量控制問題
二、看展習慣問題
這些也會連帶的影響到策展的部份。
台灣的展覽根據筆者個人的觀察大概有下列弊病:
一、展覽品數量一定要多,不然覺得不「回本」
二、由於數量多而空間有限因此展覽品就很接近
三、展品接近因此人互相推擠
四、沒有足夠空間讓人能夠使用「語音導覽」
關於第四項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語音導覽是個非常值得推廣的事情
國外的語音導覽行之有年,甚至不只展覽採用
國內的語音導覽也有進步
從剛開始的朗誦解說牌內容到現在許多豐富的背景資料
但是我想有許多人(包含我)即便知道語音導覽之用心
也認為語音導覽很重要的情況之下
依舊不租用語音導覽的最大原因就是 :
根本沒有留白的空間讓我們在那邊仔細了解這個展品
很自然的就被人潮推到另一個展品
或許,也因此有的特展才會推出詳盡的導覽手冊。

至於看展習慣和價值觀,我想,台灣可以再更加進步。
對於看展,可以多點用心,而不是逛街式的晃過去,
能夠真的從中有些學習。
希望有一天,
不會再看到有人指著拿破崙說那是路易十四,
而解說牌其實就在他三步之遠
(唉,兩人出生差了約130年)
在困惑Saint-Barthélemy是什麼時不會說是巴士底獄
然後在同行人問「真的嗎」的時候說:「這不重要反正就是戰爭」
(唉,聖巴托羅謬大屠殺跟法國大革命差了217年)

不會再看到有人猛拍展品「因為要交美術報告」
不過說到底,這樣真的就是沒水平嗎?
我也不清楚,似乎也不該斷定,
在我的認定,這也不完全是沒有水平
只是一種迷失,不了解為什麼要出現在那個地方
不了解不是看場展覽就會有藝文氣息
反而可能在藝術的細緻下彰顯我們的粗鄙
我不清楚答案是什麼,不清楚我們該往何處去,
但是我的腦中赫然清楚地浮現了Dewey的幾句話:

「生命之舟如果缺少知識的重載,就會搖晃不停。」
「一個人離開學校之後,教育不應停止。 」
「教育乃是社會生活延續的工具 。 」
「教育的目的在於使人能夠繼續教育自己。」
「一切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形成人格。 」


我們僅能如同
發生船難在海中沉浮的人抓緊一片木板一樣
努力抓住每一次的機會,積極的去學習
積極的去尋找自我
而不是媚俗地為了文青而文青
真的能從中看到傳承、看到感動
真的能去感覺不一樣的世界--那些我們未曾蒞臨的世界
真的能從中激發一點點學習的渴望。

或許有一天,
不會有人再如同我一般牢騷似的感嘆觀展秩序跟品質
若有那天,
我想,我們將會成為一群從容的人
我們會成為一群容易感動且能包容他人的人。
而這,似乎也是我正在學習也必須做到的。




2 則留言:

  1. 你應該試試用戲謔的眼光看周遭,很好玩的
    也輕鬆得多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