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同步發表於本人臉書網誌上
這篇打了好幾天...
但是我知道內容看不出來值得打這麼久XD
我必須承認我又要打歌了
聽完田馥甄三專《渺小》的所有歌曲
若真要選出哪首是最愛還真有些困難
這個專輯的曲風我都挺喜歡的
但是從詞來看,我可能更喜歡<矛盾>一些。
多少次,我們就這樣自我拉扯?
我很喜歡蔣勳說的一段話
大概是因為這和我很喜歡的《紅樓夢》相關
「我們性格裡都有林黛玉和薛寶釵,
我們永遠都會在兩種性格之間矛盾。
林黛玉帶著不妥協的堅持死去,
薛寶釵懂得圓融,跟現世妥協活下來。
我們要內在有自我的堅持,在外又能與人隨和相處,
能在這兩者間平衡,真是大智慧。」
我們永遠都會在兩種性格之間矛盾。
林黛玉帶著不妥協的堅持死去,
薛寶釵懂得圓融,跟現世妥協活下來。
我們要內在有自我的堅持,在外又能與人隨和相處,
能在這兩者間平衡,真是大智慧。」
為什麼矛盾?
我想這裡的矛盾其實源自於一種調和狀態
學習找尋平衡點的過程當中
同時也在重新認識自我,
有時我認為這就像是內部裝修一般
不只蛋堡要內部裝修啊,我們也是。
想想我們以前學的Johari Window吧!
Open area跟 Hidden area有時出入甚大
我有時在想,
我有時在想,
我們究竟希不希望被人發覺自己潛在的一面?
總是倔強說著:「沒關係啊,不用別人懂」
卻又喃喃抱怨:「都沒有人懂我」
其實我想這本身就沒有這麼絕對。
有時候想要特立獨行,有時候又覺得想要仿效別人
這一切都看當下「我」怎麼想。
會認為矛盾,常常是因為沒有認知到自己的存在。
探討了很多,學習了很多,觀察了很多
卻忘記這都是建構在「我」。
如果沒有「我」的存在,這些「知道」有什麼意義?
是否曾經真正深刻的感受到,
自己如何去感知自己、感知這個世界?
自己如何去感知自己、感知這個世界?
是否真的在認知自己的過程中掌握了自己的核心
我們為何快樂?為何難受?為何勇敢?為何怯懦?
為什麼我們活在「矛盾」之中?
我們如何讓這些相抵的命題同時成立的?
如果抽掉「我」的因素,這一切都很詭異
然而把自己重新放進去,
看到自己心走過的軌跡,就發現,咦,好像沒那麼怪。
但是多數人往往只是單純看單一事件、單一狀態
於是把自己分裂,讓自己自我拉扯。
於是,這首歌唱出我們一起走過的矛盾
於是我們繼續學習找尋平衡
繼續讓自己與自己激烈辯論
多矛盾,到最後才發現,還是要追尋最內在的自己。
就像我們想追求「自由」
卻又因為「自由自」沒那麼享受,
而寧願通過發展某些想法、做法來提供某些形式的安全
但如若我們真正知道它是什麼,我們還會這樣逃避嗎?
但如若我們真正知道它是什麼,我們還會這樣逃避嗎?
我們還會這麼「矛盾」嗎?
留下更多的問號,
等待每個人自行摸索,
等待每個人自行摸索,
一種留白的藝術。
於是,或許追尋最內在的自己
才是最高深的,才是最「叛逆」的
我們許多人都曾走過這樣的矛盾
我們許多人都曾走過這樣的矛盾
而「自由」和個人的內在,卻依然等待我們探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