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總是伴隨著悲哀發生
信念不是堡壘而是挺身而出,死的不是神是靈魂和依賴。
往常電影的觀後感或是影評我都是寫在痞客邦
然而我對於悲慘世界有獨特的情感,
讓我無法單以「看電影」的角度去看悲慘世界電影版
悲慘世界是我最喜歡的音樂劇
除了樂曲動人,其實是因為我非常喜歡原著小說
也喜歡音樂劇的歌詞
看小說,哭;看音樂劇,哭;
如今看電影竟也哭了
最後大合唱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時,
若不是人在電影院,我必會起立鼓掌
我也差點這麼做了。
這不完全是純粹的因為「好聽」、「不好聽」
進電影院的那刻我就很清楚這是一部電影
看過音樂劇之後我並不會把它當成
是以比較便宜的價格去看音樂劇
或許因為這樣的心態,
有些演員反而令我驚豔了。
言歸正傳,為什麼那樣的感動?
歌詞當然是其一個重要的點,
我想
藝術不過就是種足以撼動心靈的純粹
--不管表現手法是精妙或是樸拙
也是因為純粹,所以才容易引起共鳴。
在音樂劇中,歌曲我都喜歡,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One day more
Red and black
Stars
Drink with me
但是我尤其喜歡的幾首,
因為這幾首歌都很深的觸動我的內心,
藝術的路走來應該是孤寂的
但是這樣的孤寂卻是為了撫慰每個自認為孤獨的心靈。
悲慘世界的結局,好像沒有那麼悲慘
卻透露出最深沉的悲哀,
民眾的悲哀、革命的悲哀、執法者的悲哀
其實是把大時代的悲劇融合在一個故事裡
這裡頭不知有多少人的故事在其中。
然而,一切的憤怒,一切的怨恨
終究在「愛」之中平靜。
愛有很多種,
Marius 跟 Cosette的男女之愛
Fantine 跟 Jean Valjean 對 Cosette的親情
Éponine對Marius難以說出口的感情
Javert 對 他所信仰的「真理」和對法蘭斯的愛
革命份子們對於國家的愛
還有 上帝的愛
所以所有的悲慘在愛之中獲得平靜
沒有什麼可以真正彌補,唯有愛是一切的救贖
沒有愛的人才是真正的墮落
人不分貧賤高低,生也平等 死也平等
平等就是上天的愛,也是一群人對於另一群人的愛
對於自己的愛、對於國家的愛......
聽到悲慘世界的歌,
我常會想起迪士尼在卡通鐘樓怪人中的
<<God help the outcasts>>一曲
小時候看的時候沒感覺
直到有一次我複習這首歌,彈著鋼琴看著歌詞
突然就感動得哭了。
社會中或許充滿不幸,但是愛令人能看到自己的幸運
為別人祈禱 使自己獲得救贖跟解脫
悲慘世界也好,鐘樓怪人也好
甚至其他許多的世界名著亦然
之所以觸動人心流傳至今
都是基於那種「天啊我懂」的撼動
當然也含有衝突面的張力,好凸顯主旨
每每看悲慘世界,我就想到那個我接觸的巴黎。
人稱花都、浪漫之都、藝術之都的巴黎
海明威口中的流動的饗宴
那個讓我看到民族激情和自尊的巴黎
那麼絢爛那麼美那麼有自信的地方
曾經被鮮血洗了多少次?有多少歷史的心碎?
美的背後似乎總是藏著諷刺性的不完美
美,總是伴隨著悲哀發生。
所以Marius 跟 Cosette的純純的愛發生在腥風血雨的革命之際
(這竟然令我想起張愛玲傾城之戀的末段)
Jean Valjean 對 Cosette的呵護隱藏在被封印的祕密上
所以泰姬瑪哈陵竟是輝映出周圍貧民窟的掙扎
但是在這些悲慘的背後
因為學著去感受、去珍惜、去愛,所以才感受到了「美」
也同時在看到「美」的時候,看到這些「悲哀」。
悲慘的不是世界,是我們如籠中之鳥
身在其中欲醒不能醒,無法掙脫
佛家於是講的是涅槃的境界,
斷、捨、離,如同回到最原始的狀況
不再輪迴、不再有苦痛,放下榮辱
尋求真正的解脫。
但是要斷、要捨、要離,先是要學會去愛。
佛家說慈、悲、喜、捨,
心中沒有愛的人無法真正的捨。
捨不是捨棄他人,也是捨棄自己的貪念、私欲
捨棄偏見、捨棄執著。
心中沒有愛,就會有忿怒,就會有執念,如此就無法超脫
於是道家說了「無」說了「有」說了「道」
也是要以最寬容的愛去包容一切
說是包容了一切,心中就沒有「一切」的分別,卻又包容了一切
這也跟金剛經的邏輯是雷同的。
因為這些悲哀,所以去愛;
因為去愛,所以憐憫並感同身受這樣的悲哀。
美啊愛啊悲哀啊,總是緊緊相連卻又貌似獨立吧。
上頭提到了些宗教的東西
大概受到歌詞裡面也有諸多基督教的意識在其中所影響吧
然而說到「執念」,
在悲慘世界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Javert了。
他追的是Jean Valjean還是其背後所代表的揮之不去的童年?
他對抗的是罪犯還是陰影?
他追尋的是陽光般的真理正義還是陽光遇物造成的影?
我始終認為悲慘世界中最悲劇的是Javert。
他追,以為知道自己為何而追,
但是看在其他人眼中不免覺得他偏執。
以前我就不忍認為他是「反派」、「討人厭」
如同這學期古希臘哲學與科學課中,
老師在上到畢氏學派時提到的:
如果有人用你的真理反駁了你,那麼你會如何?
Javert 遇到Jean Valjean 遇到革命份子
如同畢氏學派面對無理數。
我喜歡 Javert唱的<Stars>
看見了他澎湃的情感,也看到了他的執著背後
是要尋那一道光。
他是黑暗之中的向日葵,想要追尋日光,
卻又不能真正了解「日光」是什麼。
他把這個視作一個信念
殊不知,「信念」猶如雙面刃,
能令你堅強彷若它是自己的堡壘
也能令你全面崩毀認為神已走遠
所以,Javert鍥而不捨的緝捕Jean Valjean
最後卻
信念不是堡壘而是挺身而出,死的不是神
是靈魂 和 依賴。
我記得在<<快樂的科學>>中看到Gott ist tot(德語:上帝已死)時
是震驚的。
其實這並沒有字面上看來的那麼可怕...吧
先引用原文:「當一個人放棄基督信仰的時候,
他就把基督教的一套道德觀從自己腳底下抽出來。
這種道德觀完全不是不證自明的……
當對上帝的信心這種基督教的主要信念被打破時,
整個信仰就崩潰了:人的手中可以甚麼都沒有。
(當一個人對基督的信仰被人推翻時,
這個人就把他們自己那一套基督教的理念翻出來反駁。
這種證明的方法只是自圓其說…… 信仰上帝,
這個基督教中心思想被徹底打破的一刻,
本身基督教思想就是架空的了——
換言之,這些人已經沒有一點
可以使用證明自己的教義的東西留下了)」以我個人而言我並不想詮釋為尼采向基督教宣戰
我認為不如說他是強調重估人類基本價值,
而不是以這樣的宇宙秩序為秩序。尼采相信,如果沒有神,
人們還是可以找到正面的可能性。
放棄了對神的信仰為人類發展自己的創作能力邁出了第一步。
說這個是有什麼含意呢?
我說了尼采對於信仰的看法(當然我的詮釋未必精準到位)
因此我要回過頭來說我對於信念的看法。
信念也好、信仰也罷,
如果將信念看成是一個堡壘,緊緊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脆弱
那麼信念若有朝一日為人推翻、崩毀,
甚至只是那麼意思難以十全十美而產生的裂痕
就足以讓自己崩解。
若是一個信念值得你挺出,就要挺身而出
這就是悲慘世界另一條主線「革命」的主旨。
家具堆成的堡壘,只是一條理想的鴻溝
革命是在踏出堡壘,才是真正的開始跟結束。
借用尼采的那句話,
我想與其說神已死、神已走遠
不如說是靈魂的一塊不再完整
依賴的不得被成全和失落
這樣堡壘式不敢出走的信念,
有時候令我們看不清一些別人認為淺而易見的盲點
讓我們看不清自己的追尋。
可以不同閱讀法不同「起點」看出不同滋味的原因
新的「資訊」總會觸動我不同的聯想
悲慘世界單就小說而言,
是值得一讀再讀,用不同主線不同角度詮釋的
可以從歷史、從政治學、從社會學、從哲學、神學....
各個角度去看,或許也都會有不同的解釋和體悟。
以音樂劇跟電影來說
則是加入了一些不同的元素。
同為藝術,
文字的魔力跟音樂的張力和電影的絢麗是不同的
看小說為情節動容
聽音樂劇隨旋律澎湃
看電影則更有視覺上的效果
雖然悲慘世界電影版演員們的歌聲不是不可挑剔的
它仍舊給了我不一樣的享受
最重要的,也是令我不由自主完成此文的原因:
它給了我一樣的感動、一樣的澎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